Browsed by
Tag: 相机

定焦、变焦和恒定变焦镜头杂谈

定焦、变焦和恒定变焦镜头杂谈

众所周知,普通变焦镜头的光圈环上总是标有两组数据,这是什么意思呢?初学者经常问到这个问题,它其实是向你表明:该镜头的光圈会随着焦距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如AF变焦尼克尔1:4.5-5.6/80-200mmD镜头,也就是说此镜头如果我们保持最大光圈4.5时,在80mm为F4.5,随着焦距的增加,光圈实际上逐渐发生变化,到200mm端时,虽然光圈值仍然设在F4.5的刻度上,但实际光圈却悄然地变成了F5.6,这就是所谓的“光圈浮动”,因此普通变焦镜头也叫“浮动光圈镜头”

再如我们以70-210mm/F4.5-5.6变焦镜头为例,当你用F8光圈在70mm端用A档手持拍摄时,假定快门速度为1/125秒,根据快门速度与焦距的原理,则不存在“手震”的负面影响,你能够拍摄到很清晰的照片,但当你把将焦距推至到210mm端时,而且在光线不变的情况下,那么此时光圈会“自动”地变为F11,相机也就会根据镜头通光量变化而自动地将快门速度改变至1/60秒,这时就开始有点小问题了,如果你仍然手持拍摄必然会产生因“手震”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果就是难以拍摄到清晰的图片(实际需要1/250秒以上的速度才能克服“手震”影响,或者使用脚架等稳定相机),有许多人看着一大堆模糊的照片,无比悲愤地认定自己使用的变焦镜头是“狗头或烂头”,被镜头制造厂家的廉价镜头给骗了,这中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对镜头生产厂家的误解,是一些摄友对浮动光圈镜头会“自动浮动”的这个天生的特点不了解的一种误解,也是一些摄友在使用浮动光圈变焦镜头后,经常会出现照片效果不理想或片子糊了的根本原因,因此浮动光圈镜头有一个很出名的雅号:叫“无声杀手”,它会无声无息地谋杀你的胶卷或画面效果

浮动光圈镜头所以要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透镜的直径、重量和降低制造成本,但浮动光圈镜头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你必须要忍受随着焦距的变长镜头光圈口径也跟随着下降的痛苦、在低照度光线下不能手持拍摄、不得不使用高感光度胶卷、景深变化等等的痛苦,因此一些发烧友有了银子就总想烧一烧定焦镜头或恒定光圈变焦镜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光圈的相对口径也可称为焦强,即镜头允许光线进入的能力,指镜头上的光孔,光孔越大,光就进来得越多,所需曝光时间就越短,因相机抖动对清晰度的影响就越小,即使在光线较弱时,光孔大的镜头也能拍摄(如F1.2、1.4、2、2.8等),而在使用光孔较小的镜头时就很难拍摄了(如F4.5以上)

光圈口径大小对所需要的透镜直径影响非常大,焦距短时,透镜离胶片层距离很近,光线能量损失很少,小直径光孔就足够了,焦距长时,一方面光进入路径长,另一方面长焦距取景的范围小,光线能量损失也大

如果想让同样量的光线到达胶片,光孔直径就应必须相应地增大,基本公式是:在焦强(光圈)不变的情况下,焦距增加一倍其透镜直径也必须增加一倍。如100mm焦距的镜头想与普通标准50mm焦距镜头一样的达到F2.8,光孔直径就是普通标准镜头的2倍,200mm镜头的直径则必须是普通标准镜头的4倍,400mm镜头的直径就是必须是标准镜头的8倍,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相对孔径的长焦镜头的透镜直径必须比广角镜头大上几倍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制造恒定光圈变焦镜头的主要原理所在

恒定光圈变焦镜头也可称之为无级变焦镜头,其设计要求很高,镜头可调节的最大焦距决定了透镜直径,如果想造1:2.8/28-200mm的恒定光圈变焦镜头,那就需要在200mm能时能把与1:2.8相对的光线能量带到胶片层或感光层上,也就决定了必须采取大孔径透镜来保持高焦强,但采用大孔径的透镜又带来了像差的质量下降,为控制像差的质量,既采取高焦强又保持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在相反焦距(下端广角,上端长焦)时的像差控制要求精度很高,必须找到其最佳平衡点,这样一来,设计上所需要的光学系统变得庞大而复杂,透镜的制造成本必然大大增加,曾经有许多人提出制造一种质量顶级的“一镜走天下”镜头,很久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能不能制造出一款18—200mm焦距,f1.4恒定光圈并具备防抖及1:1微距功能的镜头?我想这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从世界上照相机镜头制造厂家目前和将来很长时间内的镜片制造技术趋势来讲,可以说这是一个我们根本无法达到的一个美丽幻想,这并非制造厂商有能力制造但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故意不制造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比如军工产品上就完全可以制造出来,其实各镜头制造厂商是非常乐意把他们能够达到的制造镜头最高技术水平展示于人,如尼康号称“鹰之眼”的镇宝之物AI 58mm/F1.2;佳能的50mm/F1.0,都是照相机镜头制造历史上的极端例子,但为什么至今仍然没能制造出18mm到200mm焦距且F1.4的恒定光圈镜头呢?这是由于制造技术上巨大困难和障碍的难以逾越,难在何处?难就难在要求从18mm至200mm始终都要保持在1.4的高焦强上,先且不说透镜因这样的技术标准要求而变得有多复杂,单从透镜的直径达到和超过208mm就吓死人,如果再加上镜头的外径将达到近350mm以上,你可以试想:有谁能扛得动这超级重量的镜头,目前世界上什么相机的机身的卡口能锁定它?真的制造出来了,它那天文数字般售价谁能承受得起?

这样的超级镜头只有一种例外,一些世界上大型的天文望远镜和著名的哈勃望远镜能够不惜成本,确实已经达到这样的制造技术指标,但它的外观是极其庞大而复杂的,其制造成本也是以亿为单位的美元堆起来的

因此恒定光圈与浮动光圈镜头在价格上、体积上和重量上的差异如此之大就不难理解了,就以定焦标准镜头为例,F1.2、F1.4和F1.8在售价上往往相差几倍,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增大了半级光圈,而在于光圈越大透镜的直径就必然越大,随着透镜直径的增大,其制造难度的增加和制造成本的必然大大地增加

为什么越是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和长焦恒定大光圈镜头,其重量也越重?这并不是制造厂家想有意这样做,实际上如何减轻镜头的重量一直是制造商长期努力的方向,但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和技术上难度,其减轻重量一直是非常难以解决的一件事情,了解了上述原理后,你自然就知道定焦镜头和恒定光圈镜头在实际运用中的好处了,简单地讲与普通变焦镜头相比,定焦和恒定焦镜头至少有以下几点优势:
1、定焦镜头、恒定光圈镜头无论在任何一个焦段上,都可以保持稳定的焦强和景深,保持相对的快门速度,尤其是室内或在恶劣的昏暗光线条件下,当浮动镜头变得难以手持拍摄时而不得不使用三脚架时,定焦和恒定焦镜头还能够保持手持拍摄
2、定焦镜头与恒定光圈镜头便于景深的自由运用,特别是恒定光圈镜头,不会像浮动镜头那样,因焦距的变化而带来光圈的变化再带来景深的变化
3、定焦镜头与恒定光圈镜头能够保持和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这在拍摄现场光下的动态物体或在使用长焦镜头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试想:如果你在拍摄舞台照片或黄昏归鸟时,如果在黑夜中偷拍一个精彩的记实场景时,都是绝对不允许打亮闪光灯的,这时你如果没有一支高质量的定焦镜头或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我估计拍摄出来的一大堆照片基本上可以直接丢进你的垃圾桶里、或直接批处理删除掉
4、在测光上的便利性,当然这已经算不上是什么优点了,因为现在无论是定焦或变焦镜头,现代相机内的测光技术都能够根据光线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测光量,但在老式相机上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当然,享受这些方便的代价就是付出的银子需要大大地增加,变焦镜头与恒定光圈镜头的差价一般都在几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十倍以上,这是我等贫下中农们想都不要想的

现在大家用得最多的还是设计小巧的普及型变焦镜头,它的售价相对便宜且镜头十分轻巧,其设计上的关键秘密就在于运用了“浮动光圈”,也就是前面所述的随着焦距的增长,镜头的相对孔径就不断下降,带来的副效应就是镜头光线的严重损失,其适用范围的降低,感光度的增高和随之带来的躁点增多、牺牲一定景深调节或增加三脚架的代价

说了这么一大堆浮动光圈镜头的缺点,你是不是已经有点想把手中的普通变焦镜头给砸了?且慢,浮动光圈镜头也有自身的极大优点:
1、相对于专业定焦或恒定光圈镜头来讲,浮动光圈变焦镜头轻巧灵活,携带方便,尤其是当你远出采风或负重攀登4000米的高山时,当你年过半百而对摄影仍发烧不止,一定会相当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2、由于浮动光圈镜头不需造得像定焦或恒定光圈镜头那么大的透镜,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复杂装置,能够使透镜的制造保持既简单又很高的技术质量,从一个镜头制造原理来讲,是镜组数量越少焦强就越大,光线损失就越小,拍出的照片质量就越好,其实随着镜头制造技术的飞速进步,许多普通变焦镜头拍出来的照片质量并不输于定焦或恒定焦拍摄的质量,我们没有拍好照片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合理地使用好手中的镜头

记有前年《大众摄影》来重庆的一次摄影讲座会上,主持人放映了一幅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位著名摄影师(摄影师的名字我不记得了)拍摄精彩绝仑的风光照片,也是这位摄影师目前最满意的一幅照片,那是一幅表现落日黄昏的照片,近景是砂石和树木,远景的山峰印照着一抹艳丽的残阳,其色彩冷暧之饱和,细节之细腻,令人震憾叫绝,这幅照片带来的那种心灵震憾效果目前只能用幻灯才能打得出来,因为作者寻遍了世界各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印刷厂能够印制出来这幅照片那么冷暖强烈的色彩、巨大的反差又无比细腻的画面效果,当时让大家最跌眼睛的是,本一致认定这幅照片肯定是了什么高级镜头,才会拍摄到如此震憾的画面和色彩,一问主持人才知道,人家敢情就是用我手中同样的一只极普通镜头,一只被国内许多人称之为“狗头”,日本尼康公司生产的尼克尔28-105mm/3.5-4.5D镜头拍摄的
3、售价便宜,性价比低,尽管放心使用,就是万一摔坏了,也不至于心痛得三天吃不下饭,如果你高兴时也可以用它来砸砸核桃壳等
4、扬长避短,充分了解和运用该镜头的最佳光圈与最佳焦段,尤其在室内或光线条件较差时,一是尽量使用高感光度的胶卷或调高数码相机的感光度(但要注意控制其躁点);二是尽量使用三角架或独角架进行拍摄,一般来说照片的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漫漫器材发烧路

漫漫器材发烧路

原本题目是叫《漫漫摄影发烧路》,可想到几年来虽痴迷于摄影,但每天魂思梦绕的除了机身就是镜头,片子拍了不少,可是以砖墙和报纸居多(为了检验镜头的表 现和机身的对焦/曝光精度),在器材上的投入和所谓“作品”的产出极不成比例,所以一提到“摄影”二字就汗颜不止,干脆改到了现在这个题目

这几年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过来,又看到周围无数的影友也在重复着和我一样的道路,未免还会碰到我原来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斗胆将我和我熟知的影友的发烧历程总结出来,希望要上路的影友能得到些借鉴,您如果已经是“过来人”了,而且文中所述和您的经历类似,请会心一笑,表明咱们产生了“共鸣”

另外要说明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影友或发烧友指的是和我一样的广大业余爱好,咱们共同的特点是:第一,完全是自费发烧(花钱买罪受?);第 二,经济并不十分宽裕,判断依据是您最近时常想念的机身或镜头的售价是您月收入的二至二十四倍,而且倍数越大,说明您发烧的度数越高,正是这两个特点,注 定了我们广大的影友发的发烧路无比的曲折,如果您用的是公家的顶级器材,或者觉着开始就买“顶级”机身加一套专业镜头并不是很大负担的话,本篇文章肯定就 不适用于您了

一、上路之前

大多数人在正式发烧之前都有一定的拍照经验,或用过给家庭留影的“傻瓜”相机,或使用过家里的老式相机,或着借用过朋友的单反相机,甚至你本来就拥有一架 带标准镜头的单反相机,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后来会如此的痴迷,驱动你踏上这条路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或看到了一次摄影展,或看到一本摄影画册,或仅仅看到了 朋友拍到的一张风景,你好象一下就被感染了,就象得了流感一样,你开始想我是否也能“制造出”这样的相片,碰巧你刚丛一个旅游胜地归来,看着自己用“傻瓜”相机拍的惨不忍睹的照片,你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钻研一下“摄影”

二、单反相机,一定要单反相机才能搞“创作”

大凡关于摄影的指南都是这么说的,只用过135“傻瓜”相机的你觉着以前拍的照片不行的原因归结于没有135单反机,买单反机之前你要经过一番考察,这 “考察”使你慢慢推开了相机世界的大门,各种品牌型号林林总总,你肯定会感慨于这个世界的博大和你囊中的羞涩,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你终于下定决心,把 你能承受的最贵的一台国产或进口的带标准镜头或标准变焦镜头的或手动对焦/曝光或自动对焦/曝光的单反相机请了回家(***本文尽量没有提到相机的品牌, 但“品牌”有可能是在以后使你苦恼的重要因素之一***),你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把双脚踏上了这条发烧“不归路”

三、要配齐所有焦距段,最起码是28mm到200mm

在你用你新买的单反机拍了几卷胶卷以后,发现要出“作品”远不是有单反机就行那么简单,回过头来看名家的作品,好象用的镜头要么是比你镜头广的广角镜头, 要么是比你镜头焦距长的的长焦镜头,你恍然大误,原来如此。这是你发烧历程中又一次飞跃(发烧温度的攀升)—你开始关注镜头了,虽然你现在看到的只是 镜头的焦距这一项,你开始挖空心思要“凑”齐所有“常用”的焦距段,不幸的是当你在开始买相机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刚刚“放完血”的你更加苦恼于资 金的不足,可配齐广角,中焦,长焦的迫切愿望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使你盯上了“便宜”的小口径变焦头,这些变焦头使你用有限的资金完成你的计划,你甚至为找到了这些大变焦比的镜头感到洋洋得意

果然,你在镜头上的投资没有白费,你的照片开始有别于你周围朋友拍的留念照了,虽然这可能仅仅是由于你镜头广角端给人的视觉冲击或长焦端较浅的景深给你的照片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感觉,你周围人对你的“作品”的认同和夸赞无疑又给你增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四、备用机身,要用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再添一个机身的想法此时又滋生出来了。你说服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1、频繁更换镜头太麻烦;2、可同时使用不同的胶卷;3、有一个备用的机身以防万一

你试图用这三个理由说服自己但又不愿意深究这三个理由是否成立,因为你心底深处真正的想法是要买一个更好的机身(时下叫机身升级),可能在你买第一个机身 时怎么也想不到会烧到现在这个程度或者当时确实财政吃紧,总之,你认为只有再买一个更高级的机身才能配齐你的“摄影系统”,而如果只有当前这一个机身的话肯定会妨碍你出“作品”

经过长时间的紧衣缩食,你终于又实现了你的这个愿望,有着两个机身的你终于有了点“专业”的自我感觉,特别是跟影友们一起去“采风”的时候,可是新鲜感一 过,你才发现1、同时带两个机身要远远比换镜头麻烦;2、你两个机身很少装不同的胶卷;3、好象只有胸前两个机身偶尔互相碰撞会让你感到心疼以外从来不用 担心机身会有什么故障,慢慢地,你又开始只用一个机身了,当然是更高级的那个,原先的机身在摄影包的底层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五、镜头除了焦距以外,还有最大光圈等重要参数

你原本以为在器材上的投资已经结束了,可不幸的是这只是你花钱高潮的序曲

随着你摄影水平的提高你开始有一些片子要放大一下,原本在五寸、七寸照片上看着很清楚的风景、人物,放大到十二寸左右就难以满足你越来越挑剔的眼光了,你现在也知道了“镜头素质”是怎么回事,越来越注意自己拍的片子色彩还原好不好、有没有暗角、逆光时眩光严不严重……你总是拿着五倍后来又换成十倍 的放大镜看底片,你开始意识到刚开始买镜头时只考虑焦距范围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行为,虽然你的片子不清晰很有可能仅仅是因为手震或聚焦不实;你的片子色彩还 原不好是因为扩片小姐刚跟男朋友分手心情太差,但你还是越来越不满足你那些“低素质”的变焦镜头了

这次你确实比原来成熟了,学会了在买镜头之前先找齐所有的资料,反复对比各项参数,还是由于资金的原因,你不得不考虑性能价格比,虽然开始你仍然觉着没有必要买恒定光圈大口径的变焦镜头去追求那大一至两级的光圈,但以拥有很多镜头资料的你后来慢慢发现恒定光圈大口径的的“专业”变焦镜头和那些“业余”镜头的差别不仅仅是大一至两级的光圈,而是镜头光学素质(最起码是在镜头的数据上的)和机械做工的不可比性,这一点在镜头的重量和价格上充分体现了出来,换句话说你觉着现在只有这种镜头才能满足你用十倍放大镜看底片这么高级别的需要

“要买恒定光圈大口径专业变焦镜头”的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着实下了你一跳,因为这将意味者你要用两倍以上于你化在机身上的资金投入去买镜头,这远远超出了你最初机身和镜头投入比例保持1:1的心理底线,况且这钱不是一下能赚的来的

然而你现在“中毒”已经太深,你开始每天晚上睡觉都梦到那一两只镜头,经常在陪家人逛街的时候跑到摄影器材商店,“爬在柜台上痴痴地看货架上的‘梦中情人 ’直到口水流出来”(一位坛友哼哼牛?的妙语),你终于无法承受这一番痛苦折磨,痛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买下这镜头,你首先想到的是把你原来的镜头出手,可到了二手器材店你才知道你悉心爱护下的足有九五成新的镜头店主最多能给你五成的价钱,你终于明白了“鸡肋”的确切含义,由于你太需要钱了,虽然你心里痛 骂着“奸商”但还是把镜头留给了他

当你终于把“梦中情人”拿到手上以后自然是无比的欣喜,虽然欣喜中带有一丝心痛,试拍报纸和砖墙的结果表明这“高素质”的镜头果然不负众望,这使你心理得 到了极大的安慰,可在以后的实拍中你越来越发现在80%到90%的条件下这贵了几倍的镜头和你原来的“低素质”镜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毕竟平时拍摄风景而 且光照好时小光圈用的多,聚焦不实的时候用什么镜头都不清楚,扩片小姐的心情仍然起伏不定,特别是当你杠着“梦中情人”翻过一个山坡累的气喘吁吁时,你甚至开始怀念起你原来那套已属于别人的轻便的镜头来了

六、定焦镜头,你真的需要了,虽然主要是在心理上

毕竟你在家看镜头资料和摄影杂志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你扛镜头满山跑的时间多,而在家时你又忘却了镜头沉重给你带来的不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在看镜头数据资料和各种测评数据时下意识地转变了立场:你总是不自觉地想寻求你拥有镜头的缺点和不足,就象你爱一个人,她/他在你心目中太完美了,你害怕她/他会有一点 点的瑕疵会影响到其在你心目中神圣的形象所以对她/他的缺点有一种神经质的敏感

果然,一篇镜头测评的文章把你彻底击垮了:“(此镜头)……拥有近乎完美的光学素质,特别是在……,然而比起定焦镜头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一般严肃的摄影师是不会接受这种为寻求便利而做出的在作品质量上的妥协……”

你原来一直以为(特别是经过各种形式的广告的引导)变焦镜头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其素质已经赶超了原来的定焦镜头,孰不知现在所有镜头厂家设计镜头时用的还是数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光学公式,而变焦镜头由于其镜片组数多虽几经努力还不能做到象定焦镜头那样好

再对比一下定焦镜头的价格,就算买几只镜头也要低于你那支大光圈的变焦镜头,你现在脑子里完全充斥着你的镜头这个可能是唯一的但现在是你最介意的缺点,你越想越觉得你好象又犯了个错误

定焦镜头,你真的需要了,虽然主要是在心理上

七、中(画)幅,一个新的梦想的开始

中幅相机一般指的是120相机,在“国产经典双(镜头)反(光)相机”网站的首页有这样一段话:“你可能已拥有了一整套相当不错的135相机,这是你花了很长时间建立的系统,因为你买每个镜头前都要考察一番,你又买了坚实的脚架和云台,你使用遮光 罩,快门线,反光镜锁等等以保证象质,你对你放大照片的结果非常满意,这时该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你看到一张放大到nXn (n>=24) 寸的 一张作品,你知道你没戏了,It s big, it s sharp, it s beautiful – 这就是中幅! — 摘译自 photo.net, 原作者Doug Hughes”

虽然你一年也没有几张要放大到24寸以上的照片,但这段话对发烧至此的你极具煽动性,你原来只知道120相机只有专业人员和影楼才会用,现在你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他们会用120相机,虽然120相机系统单比镜头的分辩率等参数赶不上135相机的镜头,但其占据大底的优势,就连国字号的摄影杂志也发表了(在放 大到一定尺寸以上时)国产的双反120相机比世界上最顶级的德国某牌号135相机怎么怎么样的言论

虽然由于120相机的产量小,不具备135相机的规模效益但你还是可以有多种选择,从一二百块的旧国产双反,到动辄上十万的欧洲顶级,你都可以量力而行,做出适合你的选择,而他们之间的差别从“象质”角度讲要小于120和135两种系统之间的差别

可当你真的投资买了中幅相机以后,你会发现比起135相机来讲120相机太麻烦了,还要负担比135高的多的胶卷和冲扩费用,这就是为“追求象质”而付出的代价

然而对“追求象质”是无止境的,比120底片还要大的多的是4X5, 比4X5底片大的多的是8X10……这什么时候算到个头啊?

八、你又需要一个“傻瓜”相机了,但你现在管它叫旁轴相机

虽然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痛苦,但走到现在你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痛苦:拥有这么多摄影器材的你每天还要为生计忙碌,每天上班下班,好容易赶个节假日还 要打理家务,串亲访友,能出门旅游的机会一年也没几次,即使能出门了又很少是专为拍片,除了测试镜头外光剩空按快门了,真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终于你受一些大师的启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何不抓拍你周围的人和事呢?只要出家门都能拍,没准哪天能赶上个“决定性的瞬间”,好多大师不都是这么起家的吗

说干就干,你打量了你那些摄影器材,大摄影包是不能带的;硕大的变焦头更不能带,看来只能用轻便的小广角或标头了

不幸的是你这种“创作”的状态没坚持几天就夭折了,因为领导和同事每天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包里的这套单反机,虽然你只用了你最小体积的镜头,但你的领导和同事还是具有“单反相机就是专业相机”的认识水平的,不用开口你就能从眼神里看出他们心理的疑惑“莫非这小子有跳槽的想法……”

更让你觉得沮丧的是当你在上班途中好不容易碰到个“闪光点”,你的单反机总是引起被摄者的注意,落到底片上的大多是别人对你镜头怒目而视的脸

你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师们都用旁轴相机了

符合你条件的旁轴相机并不难找,可先如今大部分旁轴相机都是程序曝光的,你想要的有光圈优先曝光的旁轴机大都价格不菲,随然现在的程序曝光功能的机子是从只有光圈优先曝光功能的机子进化来的

无奈,你只有选择一台程序快门,有电动卷片,装有定焦或变焦镜头的旁轴相机,虽然别人还是称之为“傻瓜机”,但你管它叫有自动功能的“旁轴相机”

九、没有列出的但使你猛掏银子的还有

三角架,你可能买到第三个才知道前两个的钱完全是应该省下的

黑白放大机,到时候你就会受人煽动,试图控制“摄影”的全过程

幻灯机,反转片

十、你现在可以算过来人了,但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

静下心来想一想,算一算,你在摄影器材上的花费可能是你们家除了住房以外最大的花费了,虽然你在尽量克制你的预算,可结果还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你家人的生 活,你或许应该反省一下自从你有了这爱好以后,对家人的关爱是否少了许多?或许你现在仍然无怨无悔,那祝愿你能更加理智些,认清器材对摄影的作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你可能要对于正要上路的或没有陷的太深的影友建议别买变焦头,一步就照3个定焦计划,可他们没人能听的进去,就象当初的你一样。可能这发烧发的就是这个过程

是谁说来着,让一个男人破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给他一架相机